网站首页 > 专家团队 > 专家智库 > 学科领域 > 生物学及生态学 > 正文    生物学及生态学
  • 基本信息
  • 研究成果
  • 地方服务

个人简历

刘小川,男,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第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6-1989年留学英国里丁大学(ReadingUniversity)植物系,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水稻及高技术育种研究。曾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主持和协调亚洲开发银行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资助项目。先后获得美国洛氏基金会生物技术专项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青年基金、国家人事部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优先支助项目。分别与美国弗几尼亚大学合作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分子标记,与日本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完成水稻杂种优势性状的AFLP标记分析,合作研究水稻抗盐机理以及QTL基因定位分析,并主持、指导完成番薯转基因研究。

专家称号:
151人才第二层次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及生态学
  • 研究领域
  • 1.植物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及应用研究;

    2.真核生物端粒、端粒酶与细胞癌变机制研究;

    3.薏米中性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及应用研究。

  • 联系方式
  • 电话:0571-86843563
  • 邮箱:xcliu@zstu.edu.cn

  • 地址:杭州市下沙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成果

    科研奖励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半夏、掌叶半夏miRNA检测及其抗肿瘤蛋白、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专利软著

    1.解析染色体端粒G-末端序列的方法 ZL200810059733.7
    2.一种杂交稻亲本和杂种产量的预测方法. ZL200810059732.2
    3.一种杂交稻亲本配合力预测方法 ZL200810059730.3
    4.用于鉴定“三系”杂交稻保持系性状的分子标记 ZL200610051748.X
    5.一种水稻杂种产量优势的预测方法 ZL200810059731.8
    6.用于鉴定“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性状的引物及其用途 ZL200610051747.5
    7.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培育“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方法 ZL200610051749.4
    8.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培育“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方法 ZL200610051750.7

    专家称号:
    151人才第二层次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及生态学
  • 地方服务

    1. 污水处理用菌液样品DNA图谱创建分析

    2. 一种环境水处理剂的技术优化

    专家称号:
    151人才第二层次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及生态学
  • 专家团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浙江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浙ICP备 号 管理登陆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Tel/Fax:0571-86843054 Email:nttc@z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