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成果 > 推广项目 > 环境保护新技术 > 正文    环境保护新技术
(300)Sn/C纳米纤维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5-03-09 10:26:50

简介: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因而可广泛应用于高效过滤材料、生物材料、防护材料等领域。锡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理论容量为990mAhg-1,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石墨负极(372mAhg-1),因此锡及锡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但单质锡及锡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使电极破裂粉碎,无法保持完整性。
本项目将含有纳米锡颗粒(Sn)的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PAN/DMF)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Sn/PAN复合纳米纤维膜,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Sn/C纳米纤维膜,将其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将Sn颗粒纳米化,可减小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嵌入脱出导致的体积变化;纳米Sn颗粒在碳化过程中镶嵌在碳纳米纤维内部,部分附着在表面,可有效缓冲Sn体积膨胀产生的机械应力,保持电极完整性,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有望取代目前容量较低的石墨负极。技术成熟程度:实验室阶段,Sn及Sn基材料与碳纳米纤维的组合方式与各项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希望与企业联合开发。
联系人:胡毅
【关闭】【返回】
技术成果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浙江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浙ICP备 号 管理登陆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Tel/Fax:0571-86843054 Email:nttc@z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