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点:
城市化进程要求城市建设立体化发展,如何在城市建成区获得更多的地下空间?以既有建(构)筑物改造为技术手段,可以在不影响当前使用的前提下,对在役结构实施改造,在其下新增或扩建地下空间,并可利用改造契机,对旧结构物进行节能改造、减震改造,完善其使用功能,避免过早拆除重建。两个具体的应用方面为:在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的建筑物下面,再增建一层地下室,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实现地铁车站与周边既有公共建筑的连通,使两者的地下空间无缝对接,利于人员疏散交通。
依托浙江理工大学基础结构技术研究所和浙江理工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绿色改造技术创新团队,近年来,已汇聚形成桩基工程、基坑工程、结构改造力学行为、结构减震技术、能源桩节能技术、公私合营项目管理、建筑信息化模拟等方向的研发人员,通过突破各节点关键技术,以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为最终目标。团队愿与省内优势企业携手开展共同开发与推广,也愿意在类似领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应用领域:
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获 奖: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二等奖3项
专 利:已授权5件、实审阶段5件。
研发阶段:可投入应用。
合作意向:1.共同开发;2.技术服务。
联 系 人:俞峰